一般藝術家似乎總是給人落拓不羈或生活零亂的印象。
2021年3月,《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節水典範城市工作方案(2020-2025年)》正式發布。外調水源增加之外,在產業發展和生活節水方麵,缺水的深圳也在進行多角度挖潛:2011年,深圳獲評成為廣東省首個國家節水型城市。
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,已經建市的深圳再次積極規劃境外引水線路,最終決定自東江取水興建水源工程。在壓減取水量後,境外引水量將降到440萬立方米/日。在地表層麵,深圳市境內河流總數為310條,分屬珠江、東江、粵東沿海水係。
在這種背景下,廣東省正在加快建設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,以解決珠江三角洲東部的廣州南沙區、東莞市和深圳市等地長遠缺水問題。與往年相比,由於增加了部分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就地過節等因素,深圳正麵臨1979年建市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旱情:11月17日,深圳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。
值得提及的是:近兩年來,為應對旱情影響,深圳已在供水保障薄弱片區陸續建成並投入運行部分水源應急工程。
為求在區域內加速實現合理分配及利用水資源,今年9月,粵港澳大灣區(廣東)水安全聯合創新中心亦在深圳舉行揭牌儀式。立陶宛鐵路公司負責人8日表示,該公司接受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的預付款之前,就已經通知了立陶宛外交部和交通部。
但蘭茨貝爾吉斯說,外交部僅知道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在9月預付的10月的款項,並不知道後續付款的情況。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。
環球網12月11日報道稱,雖然蘭茨貝爾吉斯辭職的直接原因與中國沒有關係,但在他當外長期間,立陶宛在台灣等問題上不斷挑釁中國,導致中立關係急劇惡化。蘭茨貝爾吉斯和立陶宛交通部長斯庫奧迪斯9日表示將辭職,以承擔白俄羅斯鉀肥過境爭端的責任。
(作者:鄭琇月)